首页 > 财商 > 正文

9国医生齐聚上海 - 2025骨科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国际发展大会顺利召开

2025-11-24 17:19:00 来源:仁合云康

“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让中国医疗惠及世界” 
探索医学命运共同体发展新路径 

上海2025年11月24日 美通社 -- 11月23日,2025骨科器械创新与应用国际发展大会在上海虹桥圆满落幕。此次大会响应国家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以“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让中国医疗惠及世界”为主题,推动中国医疗装备领域深化国际合作、惠及全球民众健康。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分会会长程云章、上海临港产业大学校长王春华、上海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斌、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医院院长肖建如、上海临港产业大学医疗装备骨科专业学院院长蔡小攀、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海外项目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杨运涛及执行秘书长沈荣林、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陈杰,以及中国、俄罗斯、土耳其、巴基斯坦等9国的骨科专家学者与仁合云康(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朗迈医疗、华翔医疗、绍兴蓝舟等数十家企业作为上海临港产业大学战略合作伙伴齐聚上海,围绕骨科先进技术和高端医疗器械应用和创新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度对话,为促进骨科国际医疗协作和共同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此次大会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分会主办,上海临港产业大学医疗装备骨科专业学院和上海临港医疗装备科技产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并得到了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海外项目合作工作委员会以及上海大学医学院的大力支持。在启动仪式上,上海临港产业大学医疗装备骨科专业学院与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海外项目合作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骨科小针刀组也与瑞士中医学会签署了培训协议。此外,上海大学医学院医大医院、上海海华医院和上海禾滨康复医院被授予上海临港产业大学医疗装备骨科专业学院培训中心,标志着上海临港产业大学医疗装备骨科专业学院全球培训正式全面启动。


本次大会成立了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骨肿瘤及感染外科、儿童骨科、上肢及周围神经外科、足踝外科、小针刀、单通道脊柱内镜、 UBE、AUSS、以及护理等十二个骨科相关培训组,并为国际骨科专家提供手术演示、专题研讨和模拟训练。为了进一步突破医学国际化传播和本土化应用推广的桎梏,大会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国际秘书处,大会将联合“鲁班工坊”国际职业教育交流项目,通过动态吸纳国内外专家讲师,共同建设符合各国本土国情和行业需求的培训项目和远程实地交流指导课程,并为国内骨科诊疗器械公司提供国际化发展和国产产品出海战略提供支持,打通“产学用”全链条,将国内骨科医疗领域的创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为可全球共享的公共产品,将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适配当地、可持续的医疗解决方案,为中国医疗国际化和自主高端医疗器械出海打造共享共赢的新名片。


“中国骨科历经多年发展,已从技术追随者逐渐转变为创新策源地。”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医院院长肖建如教授表示,中国近年来在该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复杂骨骼系统疾病精准化治疗、微创骨科体系构建、多学科全病程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全球骨健康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上海是中国现代医学的主要发源地和中华医学会的诞生地,见证了新中国医疗技术和产业发展波澜壮阔的历程,上海长征医院骨科作为国内骨科领域的王牌之一,从百余年前西学东用的时代浪潮下生根发芽,历经几代长征骨科人的奋勇拼搏下,已成长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脊柱疾病诊疗中心和骨肿瘤中心。借助此次大会,与各国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常态化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机制,将中国骨科的先进技术体系、发展理念和医疗器械融入到国际骨科的发展蓝图中,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专业力量。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分会会长程云章、上海临港产业大学校长王春华、上海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海外项目合作工作委员会执行秘书长沈荣林、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陈杰分别致辞。大家在致辞中提到,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国内外医疗产业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本次大会,将推动我国顶尖骨科医疗团队与国际各骨科中心深度合作,输出先进技术,汲取国际经验,共同构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国际医学合作新生态。期待与会专家、机构携手共进,助力中国医学智慧走向世界,为全球健康事业注入新动能。